我市积极推行“居民会客厅”模式 探索基层治理新途径

发布日期:2024-03-14 15:17 来源:滁州市民政局 阅读: 字体【  

近年来,我市紧跟时代步伐,以人民为中心,聚焦未来社区建设,致力于探索基层治理的新模式。通过借鉴长三角地区的先进经验,不断优化社区综合服务设施,积极推行“居民会客厅”这一创新服务模式,打破传统格局,为居民提供更为贴心、多元的服务体验。

高位推进,构建“新发展格局”。制定《滁州市主城区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布点专项规划(2020—2035年)》,按照每百户居民拥有社区综合服务设施面积不低于35平方米的标准纳入规划条件设定。连续3年将社区公共服务用房达标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通过“调剂、新建、租用、谋划配套”等方式,新建9处、谋划配套45处,累计投入资金3.2亿元,现每百户居民平均拥有社区服务用房面积达到40平方米以上,着力打造“美好滁州、品质社区”。

追求卓越,提供“多元化服务”。积极借鉴学习长三角先进经验做法,着力推进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升级,70%以上面积服务于居民活动。积极推行“居民会客厅”的基层治理和服务模式,将社区“居民会客厅”建设纳入年度民政重点工作,全市现已建成15个。通过取消传统“一站式”大厅固有的吊牌和柜台,“亲民化”设计,实现了“散座式”“家庭化”“客厅式”服务模式,以综合受理、全科办理、走动服务的新机制,打造集政务办理、展示交流、文化休闲、便民服务、智能体验于一体的多元化社区服务平台。推行“全科社工”,推动“一窗受理、集成服务”,开设1-3个服务窗口,每个窗口安排1名全科社工,其他社区工作者全部下沉小区(网格),提升居民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创新驱动,打造“智慧化社区”。全力打造“智慧社区”与“居民会客厅”融合样板。通过引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先进技术,实现社区服务管理的智能化、精细化。居民可以通过手机APP皖事通进入智慧社区平台,可线上办理高龄津贴、最低生活保障、社会救助申请等162项服务事项,同时依托平台线上预约参与各类社区活动,与邻居交流互动,形成线上线下的社区互动新模式,实现了信息共享、数据互通,为社区治理提供了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