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居家养老服务供给 构建多样化相互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

发布日期:2020-09-29 09:20 作者:滁州市民政局站管 来源:滁州市民政局 阅读: 字体【  

近年来,明光市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统筹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积极适应人口老龄化新形势、群众养老新需求,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契机,紧紧抓住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机遇,不断探索多层次、多元化的养老服务新模式,逐步形成了“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着力构建多元化养老服务体系。截止2019年底,全市现有60周岁以上老年人10.5万人,65周岁以上老年人8万人。

合理规划布局、发挥区域辐射作用

加强中心建设、满足群众需求。我市明光街道吕郢社区2003年1月经街道区划调整后正式成立,辖区面积2.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有2350户,7026人。为顺应社会老龄化发展趋势需要,更好地为辖区内老年人办好事、办实事,根据安徽省、滁州市《构建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2018-2020)行动计划》等精神,吕郢社区在明光市民政局、明光街道办事处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积极探索,大胆尝试,整合辖区公共服务资源,于2017年成立了明光市吕郢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上下四层独体楼,建筑面积870平方米。

加强阵地建设,完善服务设施。为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让老年人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活动场所。中心不断根据活动开展需求,完善功能室的设备采购安装,制作了中心楼道文化墙,新配置了医疗健身器材、餐桌餐椅、书画桌、推拿床、净水机、理发工具等设备。分设棋牌室、健康促进室、道德讲堂、文体活动室、阅览室、休息室、心理咨询室等场所,为老年人提供居家养老、读书看报、健身体闲、医疗康复、文化娱乐等服务。紧紧围绕“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工作目标,积极弘扬中华民族敬老、爱老、孝老、助老的传统美德。为一些子女不在身边、生活孤独的老人提供全方位的日间照料服务,同时聘请兼职人员开设日间照料项目,为老年人提供精神慰藉、生活照料、健康照护等方面的服务。

加大宣传力度、消除养老偏见。由于经济基础薄弱、“养儿防老”传统观念根深蒂固,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社会养老模式、互助养老模式等推行比较困难,社区组织工作人员通过发放宣传资料、调查问卷等方式,宣传开展的养老服务,加强对老年人的思想引导,同时,利用微信、广播、宣传栏等方式推广和普及养老相关知识,消除老年人的顾虑,让老人们感受到社区居家模式养老的优越性。

以人为本 开展多元化养老服务

创新活动载体,深化活动内容。全市养老机构、社会组织、志愿团体围绕元旦、春节、母亲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与老人们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为空巢老人、失独老人送去祝福和慰问品。经常性的举办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艺汇演。开展“邻里欢聚一家亲,欢歌载舞庆元宵”、“人人安康念母恩、家家幸福享民生”、“端午话民生、爱洒福利院”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志愿主题活动,做到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唱响新时代文化的主旋律。我市老年人健身组织,如钱杆队、花灯健身队、广场舞等已发展到30支600多人。

强化志愿服务、丰富文化生活。为了让老人们真正做到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依,我市嘉禾社工人员与亳州学院“三下乡”团队志愿者经常性的开展为老志愿服务活动,嘉禾社工和志愿者们不仅教老人们学下棋、为老人过集体生日,还为老人们表演小品、舞蹈、歌曲等文艺节目,展现了爱老、尊老、敬老、助老的良好社会风气,让老人们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87岁高龄的王奶奶,精神比较抖擞,每次我们去都给我们讲解放战争时期的岁月和她年轻时期的生活,告诉我们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亳州学院志愿者单蓝琦说。

智慧居家养老,政府购买服务。2018年明光市政府第19次市长办公会议讨论通过市民政局关于开展智慧养老的请示建议,首批选取明光街道交通路社区等6个城市社区400人作为试点先行实施,引入南京禾康智慧养老公司,以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投入150.74万元,利用“互联网+”建立居家养老服务综合信息平台及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项目。建设居家养老服务综合信息平台,包含养老大数据展示系统、智能话务系统、指挥调度中心系统、用户管理系统、工单管理系统、养老数据中心等软件系统,可实现呼叫中心24小时值守接听服务热线,根据老人的需求,调度110、120、119应急救助平台、社区保安、老人亲属、邻居、义工、养老服务站人员等以及其他社会服务力量执行紧急救援或提供直接的生活照料服务。截止目前,共为服务对象发放老人专用手机220台、节日慰问等活动51次,服务照料429位老人,累计服务12388余次,累计服务时长约3万多小时,回访2720余人次。

加强体系建设 满足不同养老需求

健全服务体系,优化服务供给。根据《安徽省人民政府构建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2018-2020)行动计划》(皖政办〔2018〕6号)文件精神,建设居家养老服务三级中心,严格落实城市社区养老服务设施配建要求,新建住宅小区配建任务列入土地出让合同,与住宅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交付使用。依托配建设施,建立县级养老服务指导中心、街道养老服务指导中心、社区(村)养老服务站,形成兼具行业监管、资源整合、直接服务功能的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打造20分钟居家养老服务圈。2019年三级中心建设覆盖率达到60%,圆满完成当年度任务目标,2020年,我市将继续建设5个乡镇养老服务中心、20个村级养老服务站,完成养老服务三级中心建设覆盖率达到100%的任务目标。

盘活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2016年至2019年,我市共投入784万元,支持养老服务业发展。积极探索“公建民营”养老服务模式。2019年,我市8家公办农村敬老院顺利完成招标程序,转型为“公建民营”模式,并投入运营。目前,剩余10家公办农村敬老院社会化运营项目已通过第三方机构完成资产审计,计划今年年底可全面完工,投入“公建民营”运营。同时,对具备独立法人资格,并依法在民政部门备案登记的民办养老机构,按照实际新增床位数和实际入住人数,分别给予一次性建设补助和日常运营补贴。2016年以来,累计向社会养老机构发放一次性建设补贴25.8万元,日常运营补贴444.2万元。市民政局、市残联等单位与惠民医院深化合作,成立“失能、半失能、失智老人集中照护区”,并于2018年年底投入使用,通过政府购买服务,为农村敬老院失能、半失能、失智老人提供集中护理和更好的健康照护,有效解决了农村敬老院护理能力薄弱的问题。

推进医养结合,提高资源利用。出台《明光市医疗卫生养老设施规划(2018-2020)》,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全市18家农村敬老院全部与辖区卫生部门签订医疗协议,逐人建立健康档案,医生定期巡诊、坐诊。2019年末,全市二级以上医院4家,均开设老年病科,开设老年病科率100%;全市一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开设老年人“绿色通道”率100%;65周岁以上老年人健康体检率80.2%,上述指标均达到或超过“十三五”安徽省老龄事业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目标。2019年3月、2020年6月,明西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明光街道吕郢社区分别被省卫健委、省民政厅评为安徽省第二批、第三批“医养结合社区示范中心”。同时建立家庭医生制度,为居家老年人提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自愿签约的高龄、重病、失能、部分失能的居家老年人提供家庭出诊等上门服务,规范为居家老年人提供医疗服务项目。2019年末全市65周岁以上健康家庭医生签约7.3万人。